幾乎每天都有網友問“抵押車”能不能買的問題,對于這樣游離于灰色地帶的話題,要賬公司實在無法直接回答到底是“Yes”&"NO"。而最近和做抵押車的業內人士也交流比較多,這期節目從行業人士的交流觀點及一些實際案例,廣州要賬公司從理性的角度再談談抵押車能不能買?有什么實際風險?
首先要知道為什么抵押車泛濫而沒有出現抵押房?答案很簡單,因為車是動產容易藏匿,所以很多老賴為了套取現金就制造了這么多所謂的“抵押車”。
正規的抵押車是可以過戶的,比如你向朋友借錢,朋友要求抵押車輛,應該到車管所辦理抵押手續,這才是合法的過程。
而我們現在社會上這些所謂的“抵押車”大多都是貸款買的,這里一般的路數都是首付購車,車子的大綠本已經抵押給了銀行,車主又去借錢把車子抵押給了高利貸(典當行、民間借貸一般都是高利貸,像這樣的車子是不可能二次抵押給銀行的),借高利貸的錢還不上跑路了,高利貸只能把車子低價出售。
GPS定位多藏于隱匿的地方
高利貸出售車子的時候車子一般分兩種狀態,一種是手續正常不能過戶,這樣的車子原車主還是每月還貸,車子屬于正常狀態,只沒貸款沒還完,拿不到大綠本過不了戶。(來不了幾個月就會變為第二種);第二種是查封狀態,這樣的車子原車主已經不還銀行貸款了,銀行起訴車主法院查封車子不允許車子過戶。
為啥買來要把定位拆除?
貸款買的車子第一受益人是銀行,你貸款的時候合同里寫的很清楚的,為啥貸款的車子必須買全險,那是銀行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查封狀態銀行起訴車主法院是可以把車子強制執行拍賣償還銀行的,你拿著所謂的抵押手續找誰要錢去?車主連銀行的錢都不還,能還給你?
一段話做個小結:車主車子去貸款買的,大綠本在銀行抵押,然后車主用車子辦了幾張信用卡,最后把車子抵押給高利貸(所謂的典當行),卷錢跑路做老賴,典當低價出售,銀行收不到車主的分期,起訴車主,法院查封車輛,車子出交通事故抵押車買了被偷走了怎么辦,交警扣車,法院拍賣,銀行作為第一債權人收回本金!
一部車裝兩三個GPS定位很正常
風險舉例:
1、上面說了,一般抵押車屬于一車多押,原車主、銀行、金融公司都直接、間接擁有一臺車的物權,而購買抵押車的車主通過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或機構購買到抵押車,其中的一個風險在于原車主有可能通過定位或者其他手段,找到這臺車的所在之處,把車“偷“走,從而造買主損失。
之前和做抵押車的業內人士交流過發生不久的一個案例,某人買了一臺豪華車抵押車,開了不到兩周,就被原車主跟蹤定位到,原車主叫了一批人堵截這臺抵押車出沒的地方,硬是把車從新車主手上搶回。當然新車主也不是省油的燈,現場和原車主對架起來,不過,對方人多勢眾,不僅車輛被搶走反被打傷。
這樣的事情在抵押車這個行業可能性比較小,但不是等于沒有,更奇葩的是,這個車主沒多久又買了一部抵押車,結果,又被人給搶了,當然這樣的事情在這個行業里算是中了“500萬”的概率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家一定會說,那為什么不報警呢,呵呵,因為這個車壓根所有權就不是你的,就算打官司,最終下來,可能你最多只能賠到一部份少得可憐的物權賠償(此處省略千字,說起來有點復雜,具體不懂單獨微信溝通)。
2、另外,車輛在抵押期間被處理,而車輛的所有權者:銀行或者金融公司,會通專業找車“團隊”(因為抵押車從業都都有一套內部的溝通機制),通過遍布全國的網絡把車找回來,從而代理“團隊”也會有提成。不過,在這行業,找車這樣的苦逼事,大家都越來越不愛做了,因為這個過程不僅伴隨時會有各種危險,還要消耗各種精力。
你的車很可能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下
3、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就是抵押車行業的“仙人跳”,你聽的沒錯,正因為抵押車便宜,所以關注者不少,也有人打起了抵押車詐騙的主意。某些高發地區(為避免地域攻擊,就不說了)車主購買完抵押車后,半路就馬上把車搶回。所以,不少人購買完抵押車,都是玩命的狂奔(時速150+),按行業的說法,至少車子要開到跨省交界處完才算跑到安全地帶。所以,這也不難見到,為什么很多新聞上說一些車輛在高速逆行這樣的事情了。
當然,剛說了買抵押車的風險,憑心而論,抵押車出事的風險概率現在并不是特別高抵押車買了被偷走了怎么辦,當然,不同的經濟時期,風險概率也不太一樣,但對于買主而言,一次風險就代表數十萬打水漂,所以,還是要謹慎根據自已的“實力”購買。
偵探啦總結:
做個小結,如果真要買抵押車,建議選擇有實力的賣家,不過買這樣的抵押車的價格就水漲船高,貴的部份就像買了個延保,如果車輛有盜搶等問題,這些大平臺的賣家自然會動用各種關系幫你處理。當然,便宜也是有風險抵押車買了被偷走了怎么辦,這也是一個不是長遠之計,抵押車屬于特殊經濟時期的產物,不少抵押車行業從業者也開始逐漸謀求轉型從事正規二手車。
不過,從法律和物權法的角度來看,購買抵押車絕對是合法合理的,具體抵押車能不能買要看自己多大本事了。所以,能不能買抵押車,就看你對抵押車的本質是否有清晰的了解及是否愿意承擔其中的風險。
參考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