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春節過后,滬錫價格一路下行,主力合約從1月30日的最高價244650元/噸跌至昨日的最低價209060元/噸,半個月時間,跌幅達14.5%。
滬錫節節走低,原因是什么?方正中期期貨有色資深研究員胡彬認為,這與滬錫在春節前的快速上漲有關。市場情緒的退潮,也使得本已超漲的錫價迅速回歸。另外,美元指數振蕩上漲,錫和其他有色品種一樣,受美元指數以及外盤影響頗深,而且由于其自身體量較小,盤面波動也較為劇烈。回歸其自身基本面來看,錫在春節前后一直持續著供需雙弱的局面,下游企業節前備貨相較于往年不夠積極,節后由于下游開工較為緩慢,而上游開工則相對較早,這個時間差導致了庫存持續積累,消費表現疲軟,錫價出現回調。
中銀期貨有色首席研究員劉超表示,根據歐美經驗,節前市場對國內疫情后需求大增預期較強,導致商品整體上漲,但節后實際消費增幅低于節前預期,且錫庫存持續攀升,現貨升水維持低位,弱現實令錫價承壓,出現快速回落。
基本面方面,胡彬分析認為,目前錫的基本面較2月初有所好轉,供給端存在因錫礦供應不足的開工率下降預期,加工費也在小幅下降;需求端卻在緩慢回升,SMM的數據顯示,2月第二周鉛蓄電池開工率環比第一周上漲14.24個百分點;庫存方面,LME以及倫錫庫存都有所增加,而精錫社會庫存也在繼續累積,只是幅度有所收窄。“未來隨著經濟活動逐漸恢復以及政策面的利好,預計錫基本面能夠持續好轉。”
劉超表示,目前國內進口精煉錫保持盈利,國內相比國外估值偏高,精煉錫和錫精礦進口仍保持增長。從數據看,去年12月我國進口精煉錫同比增994%,進口錫精礦同比增65%,原料和產品供應充足。中游錫冶煉企業開工率目前仍處于偏低水平,還未恢復到節前,國內庫存處于季節性高位,庫存拐點尚未到來,價差結構contango,顯示出短期市場消費仍處于偏弱水平。
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有色金屬品種中,滬錫走勢最弱。劉超分析表示,近幾年,拉動有色金屬需求增長的主要領域從房地產轉到新能源,其中電動汽車、光伏、風電、儲能、充電等領域代替房地產,成為拉動有色金屬消費增長的主要方向。錫應用領域主要是焊料和錫化工,終端需求是消費電子、家電行業、化工、玻璃等。從下游消費數據看,2022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消費量同比下降18%,全年出貨量下降12%,創下自2013以來的最差年度業績。“市場減少對錫多頭配置,導致其走勢弱于其他金屬。”劉超說。
展望后市,胡彬表示,滬錫有望從供需雙弱的現狀轉為供弱需強,不過,仍然需要時間以及宏觀面的配合。美元指數的走勢始終非常關鍵,如果美聯儲官員繼續鷹派加息,那么在美元指數繼續走高的壓力下,滬錫也難以形成趨勢性反彈。后市需要關注錫供給端錫精礦的供應情況,國內產能不足已經影響了部分煉廠的開工,如果需求端向好,這種緊缺將會凸顯,屆時或將對錫價形成較大推動力。另外,還需要關注美聯儲政策面的轉向,以及內外價差的走勢,目前進口窗口暫時關閉,未來隨時可能重新開啟,若進口錫大量涌入,也將對國內市場帶來較大沖擊。
從產業鏈角度看,劉超表示,上游錫礦利潤較好,產出動力強,原料供給充足。下游需求尚未完全恢復,重點關注3月是否能推出新政策措施,促進需求快速增長,同時美聯儲退出緊縮政策的時點也需密切關注。“短期錫價偏弱振蕩或仍將延續。”
中原期貨有色金屬研究員劉培洋認為,后續需要重點關注下游需求端的恢復情況,1月下游焊錫企業受春節假期放假停工影響,開工率出現了大幅回落狀態。雖然節后訂單逐步恢復,但仍未恢復至節前平均水平。節后錫價振蕩下跌,下游企業逢低采購,補庫意愿強烈,國內庫存累積力度或將減弱,一旦庫存出現拐點,錫價或將逐步止跌企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