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網
3月7日上午10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長秦剛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來看看都說了啥。
談臺灣問題: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
秦剛用憲法回應臺灣問題,他說,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
秦剛表示,臺灣問題怎么解決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我們將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同時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秦剛:美方應該停止“以臺制華”,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的本源本義
秦剛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臺灣問題之所以產生,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之所以同美國談臺灣問題,是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中國人民有權問:為什么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大談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卻在臺灣問題上不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什么一邊要求中國不得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一邊卻長期違反“八一七公報”向臺灣售武?為什么一邊口口聲聲說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一邊卻暗地里制定了所謂“摧毀臺灣”的計劃?
秦剛說,“臺獨”分裂與臺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臺海和平穩定的真實威脅是“臺獨”分裂勢力,定海神針是一個中國原則,真正護欄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臺灣問題處理不好,中美關系地動山搖。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臺海風平浪靜,就應該停止“以臺制華”,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的本源本義,恪守對中國作出的政治承諾,明確反對和制止“臺獨”。
談中美關系:美國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嚴重偏差
秦剛表示,美國的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當成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和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這第一顆紐扣扣錯了,就導致美國的對華政策完全偏離了理性健康的正軌。
談中美關系:美方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我們辦不到
秦剛表示,美方所謂的“競爭”,是全方位的遏制、打壓,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美方口口聲聲說遵守規則,但如同兩位運動員在奧運田徑場上賽跑,一方不是去想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而總是要去絆倒對方,甚至想讓對方去參加殘奧會,這不是公平競爭,而是惡意的對抗,犯規了。美方實際上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
談中俄關系:世界越是動蕩不安,中俄關系越應穩步向前
記者問及中俄關系能否為國與國關系提供新范式,中俄貿易中是否可能放棄使用美元或歐元。外交部長秦剛表示,大國關系范式是觀察中俄關系一個很好的視角。大國交往,是搞封閉排他的集團政治,還是坦坦蕩蕩的君子之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國戰略互信、鄰里友好的相處之道,樹立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
秦剛說,有的國家習慣用冷戰結盟的濾鏡看中俄關系,看到的不過是自己的倒影。中俄關系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既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中俄攜手,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有了動力,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動蕩不安,中俄關系越應穩步向前。
秦剛表示,元首交往是中俄關系的指南針和定盤星。我們相信,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必將在更高水平上不斷前行。
秦剛說,關于中俄貿易中用什么貨幣,答案很簡單,什么貨幣好用、安全又信得過,就用什么貨幣。國際貨幣不應成為單邊制裁的殺手锏,更不應成為霸凌脅迫的代名詞。
談中日關系:忘記歷史意味背叛,否認罪責意味重犯
秦剛表示,日本軍國主義曾給中華民族造成了深重傷害,至今隱隱作痛,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日方也不應忘記,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中方始終以善意對待日本,希望兩國睦鄰友好,但如果日方有些人不想以鄰為伴,而是要以鄰為壑,甚至要參與遏制中國的“新冷戰”,那么中日兩國之間就是舊傷未愈,又添新痛。
談“戰狼外交”:當惡狼侵襲,中國外交官必須“與狼共舞”
秦剛表示,所謂“戰狼外交”就是一個話語陷阱,制造這個話語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國和中國外交,要么無視事實,別有用心。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說過:“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中國的外交有足夠的厚道與善意,但當豺狼當道,惡狼來襲時,中國的外交官必須“與狼共舞”,保家衛國。
希望歐洲真正實現戰略自主,長治久安
秦剛表示,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不管形勢如何發展,中方始終視歐盟為全面戰略伙伴,支持歐洲一體化,我們希望歐洲經歷了烏克蘭戰火的磨難,痛定思痛,真正實現戰略自主,長治久安。
談“一帶一路”倡議:債務陷阱“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
秦剛表示,債務陷阱這頂“帽子”無論如何不能扣在中國頭上,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主權債務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的占比超過了八成,它們才是有關國家債務壓力的最大來源。特別是自去年以來,美國以前所未有的幅度疾速加息,各國資本紛紛外流,使有關國家的債務問題雪上加霜。
談美“印太戰略”:烏克蘭式的危機絕不容在亞洲復制
秦剛表示,我注意到最近不少地區國家領導人表示,東盟不能成為任何外部勢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國博弈的旋渦。亞洲應該成為合作共贏的舞臺,而不是地緣博弈的棋盤。任何冷戰絕不容在亞洲重演,烏克蘭式的危機絕不容在亞洲復制。
中國愿做中東安全穩定的促進者、發展繁榮的合作者、團結自強的推動者
秦剛說,中國和中東國家關系悠久,是好朋友、好伙伴。在去年底召開的首屆中阿峰會上,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合作。上個月,伊朗總統萊希成功訪華,雙方一致同意深化發展中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臺階。
秦剛表示,中國支持中東國家戰略自主,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東國家內政。中國將繼續主持公道,支持中東國家通過對話協商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中國完全尊重中東國家主人翁地位,不會去填補所謂“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我們愿做中東安全穩定的促進者、發展繁榮的合作者、團結自強的推動者。
中國朋友圈新朋友越來越多,老朋友越來越鐵
秦剛表示,我們將以維護核心利益為使命,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和遏制打壓,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我們將以伙伴關系為依托,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廣,新朋友越來越多,老朋友越來越鐵。
談中國式現代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重要啟示
秦剛在兩會記者會上說,一個擁有十四億多人口的國家整體邁進現代化,這將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也給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重要啟示,我想至少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獨立自主。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為它立足中國大地,植根中國文化,契合中國實際。中國的成功發展充分證明,各國完全有權利也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道路,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是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讓人民不僅物質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服務少數國家、少數人不是現代化,富者愈富、窮者愈窮不是現代化,精神空虛、失德失序也不是現代化,各國人民都應有平等發展、追求幸福的權利。
三是和平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一不靠戰爭,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奪,而是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一條有別于西式現代化的嶄新道路。
四是開放包容。人類的現代化不應孤芳自賞,而應百花齊放,尊重各國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彼此交流互鑒,精彩綻放,美美與共。
五是團結奮斗。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一盤散沙沒有希望,團結奮斗才有力量,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如果像有的國家那樣政黨紛爭,只說不做,朝令夕改,再好的藍圖也只是畫餅充饑、空中樓閣。
秦剛表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是世界和平、正義、進步力量的壯大。我們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走上現代化道路,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夢想成為現實。
中國外交已按下加速鍵
秦剛在應詢介紹今年外交工作重點并就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國外交作出展望時說,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外交規劃了頂層設計,明確了使命任務,作出了戰略部署。當前,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好轉,中外交往有序恢復,中國外交已經按下“加速鍵”,吹響“集結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