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場回顧 過去一周,上證綜指下跌2.95%收3230.08,深證指數下跌3.45%收11442.54,滬深300 下跌3.96%收3967.14,創業板指下跌2.15%收2370.36,有色金屬行業指數(申萬)下跌3.46%收4881.21,跑贏滬深300指數0.50 個百分點。鋰礦板塊指數下跌3.37%;鈷板塊指數下跌3.45%;鎳板塊表現指數下跌3.58%;稀土永磁板塊指數下跌3.84%;錫板塊指數下跌7.32%;鎢板塊指數下跌6.50%;鋁板塊指數下跌4.82%;釩鈦板塊指數下跌3.60%;黃金板塊指數下跌1.70%。 投資分析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關于央企更好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的提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該提案認為當前央企估值水平整體偏低,建議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等央企主管部委協同中國證監會,共同推動央企用好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和資產配置功能,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們從有色金屬行業出發,對A 股上市公司中的央企“國家隊”群像作些梳理分析,努力探尋高質量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事實上,早在2022 年11 月21 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談及上市公司結構與估值問題時即主張,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并強調國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練好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主動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內在價值。從國務院國資委視角看,2023 年1 月5日,在央企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進一步優化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為“一利五率”,并明確2023 年目標為“一增一穩四提升”。2 月28 日,在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專題會上,國資委明確下一步要統籌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上市,通過充分對接資本市場、助力穩定資本市場,為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貢獻更大力量。3 月3 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會議,對國有企業對標開展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進行動員部署,強調要“牢牢把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一根本目標,用好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這兩個途徑,以價值創造為關鍵抓手,扎實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由此,我們判斷,進一步提高央企“國家隊”的核心競爭力,大概率是2023 年及今后一個階段國家財經工作的一條重要線索,這也將有力地映射到資本市場上,因而是證券投資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 具體到有色金屬行業,根據Wind 數據,(按申萬行業分類口徑)136家上市公司中,穿透看實際控制人屬國務院國資委的有16 家,屬財政部的有2 家(盛和資源、白銀有色),屬中國科學院的有1 家(中科三環),在此意義上,這19 家上市公司共同構成了廣義上的“國家隊”。 從行業分布看,稀土磁材行業有6 家,鉛鋅行業3 家,銅行業2 家,鋁行業2 家,鋰1 家,鎢1 家,小金屬(鉭)1 家,黃金1 家,白銀1 家,金屬新材料1 家。從上市板塊看,屬上交所主板的有7 家,科創板的有2家(云路股份、有研粉材);深交所主板的有10 家。盡管這19 家上市公司都歸屬于央企“國家隊”群落,但營收、利潤、市值體量差距較大。從市值分布看,市值50 億以下(截止3 月10 日收盤)的上市公司有3 家(株冶集團、有研粉材、北礦科技29 億為最低值),50-100 億之間的有3 家(安泰科技、中鋼天源、東方鉭業),100-300 億之間的有9 家(馳宏鋅鍺、盛和資源、云南銅業、白銀有色、西藏礦業、中科三環、中鎢高新、中色股份、云路股份),300-500 億之間的有3 家(中金黃金、云鋁股份、中國稀土),500 億以上的有1 家(中國鋁業865 億)。從二級市場年成交額看,50 億以下的有4 家(株冶集團、有研粉材、北礦科技、云路股份15 億),50-100 億的有5 家,100-300 億的有9 家,500 億以上的有1 家(中國稀土570 億),由此可見,年成交額分化極大,顯示資金關注度存在很大差別。 從財務績效看,19 家上市公司多數經營穩健,部分企業投資回報率較高。以國資委考核指標為例:從資產負債率情況看,根據2021 年報數據,低于40%的有10 家,其中:西藏礦業為9.8%;高于40%的有9 家,其中: 高于60%的有云南銅業、白銀有色、中國鋁業,高于80%的有株冶集團。 從ROE 情況看,根據2021 年報數據,高于10%的有7 家(株冶集團、云鋁股份、盛和資源、中鎢高新、云路股份、北礦科技、中鋼天源),低于10%的有12 家(其中:中色股份為0.9%、白銀有色為0.6%)。近三年(2019-2021)ROE 均大于10%的上市公司有2 家(株冶集團、云路股份)。 從業務競爭優勢(如:產品力、技術壁壘、綜合成本)看,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在全球細分產業鏈具備強勁實力,多數公司的綜合實力在國內細分領域位居前列。根據上市公司2022 半年報披露,中國鋁業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球鋁行業前列,是集鋁土礦、煤炭等資源的勘探開采,氧化鋁、原鋁、鋁合金及炭素產品的生產、銷售、技術研發,國際貿易,物流產業,火力及新能源發電于一體的大型鋁生產經營企業;氧化鋁產能位居全球第一、高純鋁產能全球第一、原鋁產能全球第二、炭素產能全球第一、精細氧化鋁產能全球第一;國內鋁土礦資源擁有量第一,還在海外擁有鋁土礦資源18 億噸左右,資源保證度高;擁有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是鋁行業技術發展進步的主要貢獻者和引領者。中科三環是中國稀土永磁產業的代表企業、全球最大的釹鐵硼永磁體制造商之一;在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推廣水平方面基本與日本企業同步,在產品質量和檔次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多項產品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自主創新產品,在業內享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個性化服務的 銷售模式和龐大的銷售網絡,已成為全球高端釹鐵硼市場舉足輕重的企業。中鎢高新受托管理的鎢資源儲量、鎢冶煉年生產能力均居行業前位,擁有眾多主導優勢類產品,硬質合金產品占國內市場的25%以上份額,硬質合金產量全球第一;特殊精密刀具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切削刀具、硬面材料及鉬絲等多個品種規模和技術水平位居中國第一;是全球排名前四石油服務公司的重要供應商。安泰科技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鎢鉬難熔金屬精深加工制品制造商,是全球領先的金剛石工具制造商,是國內高速工具鋼的行業領導者,是水氣霧化制粉的國內首創者,是國內領先的工業過濾材料供應商,是國內非晶/納米晶材料的先行者,是高端稀土永磁產品的重要供應商;耐高溫抗腐蝕金屬間化合物粉末濾芯等產品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西藏礦業擁有國內最優的鋰、鉻資源,其中,扎布耶鹽湖是世界三大、亞洲第一大鋰礦鹽湖,鹵水類型為碳酸鹽型,含鋰品位居世界第二,具有碳酸鋰儲量規模較大、品位高、鎂鋰比低等優勢;羅布莎的礦石質量為國內最優,在全球范圍也屬高品質礦石,鉻鐵比值高,雜質含量相當低。中鋼天源是國內權威的金屬制品檢驗檢測機構、全球主要的高純四氧化三錳制造商、國內位居前列的永磁器件供應商、我國國防軍工領域重要的金屬制品研發制造企業和國內主要的芴酮產品出口商。東方鉭業是國內最大的鉭、鈮產品生產基地,科技先導型鉭、鈮研究中心;鈉還原鉭粉獲評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鉭粉、鉭絲及鈮制品的質量、品級、產品高科技含量居于國際同類產品先進行列。中金黃金控股股東黃金集團擁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礦業核心技術,研發了生產高純度黃金先進技術與裝備和適應范圍更廣的專有火法冶煉脫砷技術,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馳宏鋅鍺保有鉛鋅資源量超3200 萬噸,已探明的鍺資源儲量超600 噸,約占全國保有儲量的17%;旗下會澤鉛鋅礦、彝良鉛鋅礦均為世界級高品位在產礦山,是全國最大的原生鍺生產企業;具有礦冶一體、鉛鋅聯合、火法和濕法冶煉優勢互補、綜合回收及渣處理相配套的全球最全、最完善鉛鋅工藝流程,毛利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云南銅業是中國重要的銅、金、銀和硫化工生產基地,銅冶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處于先進水平;在行業內首次實現密閉式轉爐銅硫吹煉,“高鉛鋅銅原料全流程協同高效脫雜與綜合回收關鍵技術”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位居2022 年《財富》中國500 強第107 位。云路股份是國內磁性材料行業鮮有的同時具備材料基礎研究與評價能力、極端工藝裝備實現能力、產品應用拓展能力的企業,所掌握的多項產品技術成果經鑒定或評價達到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鐵基非晶帶材及鐵心制品獲評2021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有研粉材掌握了眾多有色金屬粉體制備和應用方面的核心技術,多項技術和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先進銅基金屬粉體材料獲評2021 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北礦科技旗下北礦機電是我國礦冶裝備研究、設計和制造的重要基地,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產品在國際礦冶裝備市場的占有率穩步攀升,尤其是大型浮選裝備系統在國內礦山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北礦磁材是“國家磁性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體單位,在高性能永磁鐵氧體材料的研發上始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云鋁股份依托云南省得天獨厚的綠色 能源優勢,構建了從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到終端產品綠色鋁材完整產業鏈,是國內主要的綠色低碳鋁供應商之一,主要產品碳足跡水平處于全球領先;電解鋁經濟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鑄軋法制備0.0045mm高端電子鋁箔技術為世界首創、國際領先;建立了國內唯一的電解鋁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基地,鋁灰、大修渣等電解固體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中國稀土近年所獲得的中重離子型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居行業前列;旗下主要企業能實現十五種單一高純稀土元素的全分離,在產品質量、純度、單耗、定制化供給及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方面,在國內中重稀土冶煉分離行業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株冶集團30 萬噸鋅冶煉項目擁有兩臺152
標簽: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僅供演示用,請勿用于商業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