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今年1~6月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686.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3%,交易金額為4336.09億元。與新車市場呈現同比負增長態勢相比,二手車市場雖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明顯減緩,行業進入了新的調整期。不少車商面臨著利潤下降、產能過剩、庫存過剩、獲客和客戶運營成本過高等多重痛點。
當行業拐點到來之時,二手車市場的經營者們也在思考他們的未來之路。
5月29日,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發布公告趕集二手車網,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優信與58同城達成戰略合作,華平投資、TPG等投資機構跟投,募資金額約2.3億美元。隨后,58同城CEO姚勁波表示,58同城與優信達成戰略合作,將有助于雙方在流量獲客、車源、車輛檢測、大數據及SaaS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展。
專注于B端車商的優信此次獲得58等投資機構的加持,無疑為這家資金吃緊的公司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無獨有偶,就在四月底,大搜車集團發布優質車商聯盟品牌“大搜車家選”,宣布大搜車未來每年會投入10億重金用于品牌打造、市場拓展與技術研發領域,將“家選”打造成優質車商聯盟品牌,并計劃在一年內發展超過2000家優質二手車商門店。
兩家二手車領域的頭部玩家,一家獲得互聯網重要流量平臺的58的戰略投資,一家宣布投入重金發展品質二手車門店,而雙方的共同特點都是賦能車商,國內二手車模式選C還是選B的天平似乎已經開始向B端傾斜。
瓜子原始投資人為何改投競品
知道瓜子從哪里來的人,對于58和瓜子的關系都不會陌生。瓜子二手車的前身是“趕集好車”,是趕集網的二手車事業部。在58和趕集兩家公司合并之后,楊浩涌短暫擔任了一陣58趕集的聯席CEO之后,就將二手車事業部從公司中分離出來,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楊浩涌以個人身份出資6000萬美金,從公司獲取了超過半數的瓜子股份,其余部分作為58趕集對于瓜子二手車的創始投資,58也因此成為瓜子最大的機構股東。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對58轉投優信感到不可思議,畢竟瓜子和優信是直接的競爭對手,這種釜底抽薪的操作讓人不禁會問,58和瓜子怎么了?
其實分析58和瓜子的二手車業務模式,我們就會發現二者有著天然的共存障礙,58作為流量平臺,服務的是廣大B端二手車商,而瓜子出道就為自己立下了消滅二手車中間商的旗桿。
因此,長久以來58只是作為瓜子的流量通道在使用,姚勁波如果想要二手車業務更近一步,只能尋找關注B端的二手車企業合作,這樣58戰略投資優信也就解釋通了。
解決信任問題才能讓二手車市場快起來
國內二手車市場經過多年的洗禮,特別是在互聯網企業的加持之后,迎來了不錯的發展期,但是一路走來,距離各方期待的發展速度還有很大差距。
據一位國內二手車市場的長期觀察者分析,二手車市場之所以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爆發,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買賣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信任關系,這也導致很多二手車根本沒有流入市場,而是在親友之間流動。
大搜車二手車新零售事業部副總裁兼品牌管理部總經理陳琦認為,產品不確定,價格不確定,服務不確定,這三個不確定導致了國內整個二手車市場無論是2B還是2C模式的交易效率都很低。
目前國內不少二手車交易平臺為消費者展示的車源信息并不真實,“一些車商把一些并不存在的車源放在平臺上展示,以此吸引消費者到店看車,等客戶到門店后,車商隨便找一個借口就說這個車剛剛賣了,要不你看其他的車,這會讓消費者感覺不真實。”陳琦描述的二手車市場狀況,讓人不禁聯想起了十年前的中關村電子賣場,誠信的丟失讓這些賣場最終走向沒落。
陳琦認為目前國內的二手車市場的產品價格也不確定。“你在網上看的,包括進到車商展廳看到的價格都是不確定的,標價和成交價格差異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小車商,在車價信息方面極不透明。”
作為一個未來的萬億市場,國內二手車目前的交易狀態顯然不能讓人滿意,因此58也從背后的流量平臺,開始參與到前臺的業務當中,58和優信的合作后,58方面就曾公開表示,二手車作為產品非標,市場分散,重線下,重服務的場景。58在這個市場里不僅做流量生意,還想做車輛檢測、SaaS等服務趕集二手車網,58對于未來二手車的規劃和大搜車對于家選的品牌規劃不謀而合,大搜車家選的口號是只選30%二手好車,是為家人選擇最好的車。
大搜車聯合創始人兼COO李志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搜車家選這個平臺,主要提供兩樣東西:一是標準,大家都必須按照這個標準來;二是提供新的玩法,車商可以在這里進行新的嘗試。但這兩點都要依靠規則,大搜車制定的擔保和互保規則就是為了保障C端消費者權益。
“二手車市場不可能100%杜絕問題,但是一旦出了問題,大搜車家選平臺會迅速處理,平臺方先去看,有問題平臺先賠付,然后再追責。因為我手里有車商擔保的錢在,消費者的權益能有得到保證。”李志遠希望通過家選平臺在車商和用戶之間建立信任的橋梁。
據悉,大搜車家選平臺首批入駐平臺車商的互保金一家50萬元,不低于5家車商之間進行互保,一旦家選平臺售出車輛出現問題,不但涉事車商要罰款,連帶的互保企業也要承擔責任,使得在家選這個平臺上“不良車商”沒有生存空間。
用平臺規則對抗人性弱點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汽車保有量大約在2億臺以上,按照10%的保守數據估計,進入市場流轉的二手車數量應在在2000萬臺左右,但實際流轉數量卻遠低于此。信任問題也阻礙了二手車交易。
瓜子作為業內C2C的倡導者是一個完全內生系統,車輛的采買、盤點到售出到金融服務,所有的員工都是自己的,而平臺的價值更多應該是充當賦能者的角色。
二手車市場的業內人士透露,二手車行業內長期存在著一些潛規則,例如一些二手車平臺會委派員工去收車,如果檢測員收到一臺好車,他很可能不會交給平臺,而是私下賣給黃牛,一臺車賺取兩三千的服務費很正常。
為了用規則來對抗人性,很多車商開始給檢測員提供分成機制,有些車商甚至愿意開到七成。例如,一個收車員收某臺車10萬元,車商可以讓員工最高入股到7萬,這臺車產生的收益可以七三開,員工拿利潤的七成。
隨著二手車市場的不斷規范,特別是在互聯網+二手車之后,互聯網對于二手車行業的改造也表現出了強大的能力。統計數據顯示,例如大搜車“車牛”和“大風車”這樣的SaaS系統已經統一了目前90%的線下車商,這些系統的介入也使得二手車的交易過程更加透明。
財經網采訪的一些二手車商表示,二手車市場目前已經開始明顯劃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的車商已經意識到二手車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開始做服務、做品牌,當然依靠的就是誠信,依托于像大搜車家選這樣的平臺趕集二手車網,他們更希望通過后續的服務賺錢,靠買賣掙差價的時代已經過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