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3屆年會于3月17日-19日在黑龍江省亞布力舉行。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韋青出席并演講。
“我們每個人都被最近技術的風潮涌現、風起云涌震撼到,可能一方面感覺到興奮,但是我相信可能大多數人會感覺到無所適從,因為這真的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門的時代。但是作為一個實證者,也作為一個學習者,我覺得這道門剛剛打開一條縫。”韋青說。
韋青表示,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在講人工智能、機器學習、GPT、大語言模型、仿真visionmodel,現在的主體是什么?是機器,是人工智能嗎?這里的主體應該是人。
“所以人機時代,我們知道機器在學習很多知識,但知識是向誰學習的?它怎么學的?人如何通過機器學習的結果來反思到‘人原來是這么學的,原來我們好多功能還沒有開發出來,原來我們的心性可能比我們的智性,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提高’,這些都是由于機器的進步為我們人類打開一道新的大門。”韋青說。
韋青在發言中說,有時候我們一覺醒來,覺得世界就變了,但是世界真的變了嗎?有可能沒有變,它本來就是一個冰山一角。那個冰山過來,泰坦尼克號撞上來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冰山早已經在下面待了很久了,只是我們還沒有覺察到,而人類的覺知能力是很差的。
在韋青看來,技術的路徑發展實際上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孕育很久產生的。
“過去大半年、一兩年、十年,都在各種各樣吹來吹去,從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到元宇宙web3,但是大家發現沒有,技術的路徑發展實際上不是突然從石頭中跳出的一個孫猴子,就算是石頭里跳出孫猴子,也是經過多萬年天地靈氣之孕育才跳出來的,我們為什么要相信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技術的進步是突然跳出來的呢?”韋青說。
韋青認為,這道門剛剛打開,被眾人打開。因為這一輪是知識經濟,學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網上表現出的知識、人類的行為,機器在向我們學,有點像孩子學家長一樣,不要以為有人在教機器,我們每個人都在教,我們的每一種語言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都用transfomer在學,我們以為是非監督式的學習,不是,我們低估了每個人的語言是有結構的,而結構的上下文是有概率距離的,而機器學的恰恰是這種概率的距離。
“小馬過河,深和淺是別人的事,對你來說到底是深還是淺誰也不知道。我們這個行業的人特別喜歡看科幻小說,科幻小說這個名詞,中文翻譯的有點不完備,它實際上就是科學小說,哪里有幻?它實際上全是科學的,是科學的知識推理的一本小說。《銀河系漫游指南》,把那輛車放到天上去是為什么?對機器的崇拜,拜神、神話或者是妖魔化,是對人的主觀性的極度不自信。”韋青說。
人的價值在哪里?韋青表示,我們可能高估了知識的難度,但低估了人的思想的深度。我們的知識大部分是靠我們的語言來表達的,而你思考的比你能說的要多,你能說的比你能寫的要多,而現在機器大部分學的是你能寫的,實際上跟人說的和想的差的很遠,我們會不會想?我們是不是花了太多時間去做一些本來我們就不擅長的,比如記憶、做重復性的工作,而這種工作性質機器全會比我們做得好、比我們做得更厲害,而且正是這樣反而應該讓人開始學會思考。
“人是主體,機器再厲害,人不學也沒有用。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以為我們好像很神奇在做事情,實際上都是可以抽象成流程、結構、模型、機器學習的,當然機器學什么?抽象的是我們的知識里面的精華,以人為本。”韋青說。
在韋青看來,這不是一場轉型,這還是一場改革,只不過這一次改革的對象和工具有些變化,但是做的事還是以人為主體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人的主體沒有變。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標簽: